《古文明未來學》期末展與教學檢討

從「展品設計」到「展覽設計」的提升; 觀念上需提供學生思考、敘事與想像的養分; 技術上需加強學生在物聯網、數據(Data)處理、和虛實整合方面的技術。

中國科大互動系每學期都會辦期末成果展,在學期初先訂出一個主題,讓系上的各課程與教學能相互配合,完成一個主題展覽,目的是讓老師們能一起整合教學方向、思考教學內容在展示上的應用;同時也讓學生著手包辦海報設計、空間佈置、展品製作、影片紀錄等,從一年級就開始體驗展覽的流程。就目前的觀察,這樣的方式成效蠻具體的,學生明顯每學期都有進步。106學年度第一學期主題為:「古文明未來學」,學生在此展題下進行關於科技、古文明與未來的創意實作。

展覽於2018年1月16日(二)至1月19日(五)在新竹校區涵德樓101、102實驗室進行,我們把原來的教室空間挪動一下、把工具櫃和工作桌都裝上聚光燈,改造為展示空間,這與我在愛丁堡大學、新堡大學看到的美術系系展是很相近的,這樣安排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佈置、增強了創作進行式的概念、以及原型開發(Prototyping)的氛圍,讓同學們在熟悉的空間呈現作品;但相對地,這樣的空間如何保有主題性是一門挑戰。尤其涵德102創客實驗室本身就是一間「自造工廠」,空間雖然已經整理,還是稍顯凌亂,偏暗的燈光讓觀眾搞不清楚哪些是展品、哪些是背景?未來應該帶入整體空間區隔、或是更具體有趣的動線規劃。在燈光設計上也可以在下功夫,例如:加上發光的導覽燈條說明。「展覽設計」的品質,必須和「展品設計」的品質一起提升才會更好,我在【展示空間設計】的課程裡應該多下功夫。

以上的照片除了部分是其他老師指導的創作(如互動牆、Micro:bit晶片控制等),大多是學生在個人任教的課程:大一【創客技術實務】、【基礎設計】、大二【展示裝置設計實務】、【感測器原理與應用】、【展示空間設計】完成的作品,用了雷射切割、3D列印、紙雕和Arduino程式編寫等技術,很多作品都有互動性,讓許多觀眾覺得好玩驚奇。然而,目前的「互動」,仍是簡易的「輸入-輸出」行為,例如:當人靠近時馬達就運轉;或是當作品接收聲音時LED燈條就依據感測器數值來發亮等等。這樣的互動是人稱較「笨」的互動,因為沒有思考性、有行為就有反應,也因此侷限了使用者/觀賞者的想像空間。這樣的互動設計有幾個問題:敘事性不足、議題不明顯,而互動的模式也很受限。如何延伸學生們進行互動設計的思考空間、想像空間,應是下一步的里程碑。

延續上一段,雖然這樣的互動設計很笨拙,但學習互動設計或互動藝術,卻少不了這個過程。這讓我想起大學在學版畫的時候,鐘有輝老師一定先示範最基本的技術:按部就班地製版、調整壓印機來印出乾淨平均的墨色,但老師也提醒我們:在創作時應該自由地拿捏效果,不是印乾淨平均就是好作品。也如同在【抽象油畫創作】課顧炳星老師跟我們說過無數次的:先要有紮實的素描和臨摹訓練,再有抽象創作的奔放。回想起來,雖然我目前的創作材料與方法,都和老師們有所不同,但是心裡很清楚,科技藝術創作其實更需要精準的技術細節、明確的執行步驟、視覺與觸覺上的美感調校,而這些,就是在版畫、油畫、雕塑課程中吸取的養分。

從技巧性的基礎訓練,到思考性、創造性、批判性的藝術創造,一直是藝術設計教育的課題。在開放原始碼的潮流和網際網路的輔助下,數位工具的技術門檻愈來愈低,要完成一件互動作品更加容易了,但思考性、原創性的培養,更加凸顯為關鍵的教學議題,創造的思考性與原創性可能是來自於閱讀、討論、實驗、觀展、甚至是旅行,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,老師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,除了新興產業資訊的提供、美感上的培養、傑出作品的鑑賞、故事性的引導,在技術上也應加入物聯網、數據(Data)處理等比較高技術難度的教學,或是多增加虛實整合的實驗,讓學生們的作品在互動過程中,有更多元的可能性。

這學期以「古文明未來學」作為展題,希望是一個開始—讓學生們在概念層面上加入關於時間、文化的連結,延展創意思考的空間。普遍而言,技職體系的學生在實作上能力較強,但思考力、批判性較弱,在下學期的【小型專題製作】課,我想融入更多作品賞析和討論,尤其在科技與社會的議題、科技與人的關係、展示媒體的歷史、反烏托邦文本等方面,希望能提供更多思考上的刺激。社會設計(Social Design)、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、科技批判、媒體考古(Media Archaeology),都會是教學準備的養分。

總結:
1. 從「展品設計」到「展覽設計」的提升
2. 觀念上需提供學生思考、敘事與想像的養分
3. 技術上需加強學生在物聯網、數據(Data)處理、和虛實整合方面的技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