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研究:第三年小記

從2014年11月開始著手寫博論,到2015年6月的今天已有大致的架構。

一、概述
當初依據老師Irene的建議,先機械化地(mechanically)從描述作品開始、找作品之間相關的問題、議題和理論,並定期跟兩位老師面談。今年在5月13日的進度審查中(Annual Progress Review)我用投影片向Christopher和Richard兩位教授講現階段的論文。我得到的回應是,他們現在認為我的論文有些失去創作導向研究的真意,提醒我應更誠實的納入在創作過程中相互交織、甚至有些凌亂的思路。換句話說,他們認為我當時的論文的邏輯和系統化,太過於像是「科學實證研究」的寫法,也就是「假設-實驗-結果」的線性思路,藝術創作過程中原有的網狀交織的脈絡似乎被隱藏了。另外論文有太多歷史回顧,提醒我這是一個當代創作議題的研究,要融入更多當代藝術作品和議題的反思。在5月19日和Irene見面時,她說這是寫論文的階段之一,現在我有足夠的文字材料可以作挪動,可開始重新想一下論文的脈絡如何對應我的創作思路。

以下論文發展的部分,放上依據此次進度審查後修改的論文大綱,可以看到我意圖讓論文更「創作導向」(為了避免到時提交論文時的線上重複性檢查,翻成了中文描述)。另外在創作上,去年11月底在文化實驗室(Culture Lab)的個展得到很多回饋。今年1月在台北做了研討會發表,也得到更多反思和出版的機會,這些都將記錄在研究產出的部分。

二、論文發展(大綱)

題目:21世紀的奇觀機器 – 數據表現作為媒體藝術的實踐性探索

目錄
摘要
致謝

簡介
背景
動機
研究問題
宗旨和目標

第1章 基於實踐的方法學
1.1跨領域的製作方法
1.2反思性原型開發
1.3脈絡回顧

第2章 機械奇觀?
2.1透過早期專題的創作自省
2.2實驗專題:能量感應(2012年9月-12月)
2.3實驗專題:靈曝光第1版本(2012年12月 – 2013年4月)
2.4朝向奇觀機器的意圖

第3章 概念模型
3.1簡介
3.2在創客文化下開發藝術機器
—-3.2.1 數位成型
—-3.2.2 開放原始碼原型開發
—-3.2.3 場域特定的、基於事件的和以經驗為核心的藝術機器
3.3古典奇觀機器:一個媒體考古的意圖
—-3.3.1 隱喻文物:機械鐘
—-3.3.2 模擬運動:表演人形
—-3.3.3 幻覺和詭計機制:魔術機器
3.4古典奇觀機器的批判分析
—-3.4.1 廣泛定義
—-3.4.2 家族相似:重疊相似性
—-3.4.3 意義:一個今昔並置的創作實驗
3.5 摘要:概念模型
—-3.5.1 從What is到What if
—-3.5.2 二十一世紀的奇觀機器?

第4章 跨感官對應的奇觀機器
4.1簡介
4.2實驗專題 – 輪迴眼(2012年12月 – 2013年6月)
—-4.2.1 關鍵問題
—-4.2.2 目標和發展背景
—-4.2.3 設計、實施和美學
—-4.2.4 技術開發
—-4.2.5 觀眾回饋和創作自省
—-4.2.6 意義
4.3早期色音關連的思考
—-4.3.1 古代對應思想
—-4.3.2 光譜和音譜的類比
—-4.3.3 物理上的普遍困難
4.4視覺音樂和音樂影像
—-4.4.1 視覺音樂
—-4.4.2 音樂影像
—-4.4.3 跨感官對應作為藝術表現媒介
4.5 色音儀器未實現的夢境
—-4.5.1 通用語言
—-4.5.2 精神共鳴
—-4.5.3 體感探索
4.6當代通感體驗機器
—-4.6.1 通感聯覺
—-4.6.2 Neil Harbisson作品Eyeborg
—-4.6.3 ART + COM作品Symphonie Cinetique
—-4.6.4 原型開發通感對應的奇觀機器
4.7實驗專題 – 經驗轉換器(2013年10月 – 2014年7月)
—-4.7.1 關鍵問題
—-4.7.2 目標和發展背景
—-4.7.3 設計、實施和美學
—-4.7.4 技術開發
—-4.7.5 觀眾回饋和創作自省
—-4.7.6 意義
4.8摘要: 開發跨感官對應的奇觀機器

第5章 隱喻時間機制作為奇觀
5.1簡介
5.2實驗專題 – 時間花(2013年2月-8月)
—-5.2.1 關鍵問題
—-5.2.2 目標和發展背景
—-5.2.3 設計、實施和美學
—-5.2.4 技術開發
—-5.2.5 觀眾回饋和創作自省
—-5.2.6 意義
5.3再探時鐘發條隱喻
—-5.3.1 時鐘作為隱喻
—-5.3.2 時鐘和神聖
—-5.3.3 時鐘和秩序
—-5.3.4 時鐘和宇宙
—-5.3.5 時鐘作為替代世界觀的機械符號
5.4 材料想像
—-加斯東·巴舍拉和遐想的現象學
—-前科學與審美意識的連結
—-從機械世界到想像世界
5.5 當代藝術中對於未來物質關係的推測
—-5.5.1 21世紀關鍵議題
—-5.5.2 建築、仿生和人類感知:Philip Beesley作品Radiant Soil
—-5.5.3 植物、能源和生態污染:Gilberto Esparza作品Plantas Nómadas
—-5.5.4 佛教、人和機器:Wang Zi Won作品Mechanical Avalokitesvara
—-5.5.5 推測性時鐘機制作為藝術裝置
5.6實驗專題 – 植物宇宙觀(2014年4月-12月)
—-5.6.1 關鍵問題
—-5.6.2 目標和發展背景
—-5.6.3 設計、實施和美學
—-5.6.4 技術開發
—-5.6.5 觀眾回饋和創作自省
—-5.6.6 意義
5.7摘要:開發推測未來的時間機制

第6章 結論
6.1 21世紀奇觀機器的黎明
—-6.1.1 論文摘要
—-6.1.2 研究貢獻和意義
—-6.1.3 洞察:原型開發作為社會,神祕和科技夢想
6.2給媒體藝術家的建言
—-6.2.1 跨感官對應作為奇觀
—-6.2.2 未來時間機制作為奇觀
—-6.2.3 虛構投射的機器開發方法
6.3給人機互動研究者的建言
—-6.3.1 身體互動
—-6.3.2 媒體考古的互動設計

作品集/靜止圖像/ DVD影片紀錄
參考書目

作品清單
論文插圖

三、2014-2015 研究產出
個展
Botanical Universe – A New Media Art Exhibition by Ping-Yeh Li. Space 4, Culture Lab, Newcastle University, UK. (25th Nov 2014) https://pingyehli.com/DM/2014/11/29/exhibition-botanical-universe/

講座及研討會
Interactivity, Informativity and Sensitivity – Int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de-based art work
Workshop, Da-Jh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, Pingtung, Taiwan. 23 Dec 2014.
ISAT 2015, Taipei, Taiwan (10th – 11th Jan 2015) Connection without Frontier – New Artistic Dimensions with IoT & 3D Printing. http://www.atatw.org/isat2015/

出版
研討會論文
Li, P. Y. (2014) 21st Century Wundermaschines: Mechanical Art Practice in Open Source Culture. In: Conference papers of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 & Technology, Taipei, Taiwan Jan 2015.
線上專欄
Li, P. Y. (2015) Zombie Media Art: Media Archaeology as Artistic Methodology [Online] TdAic. Available from: http://www.digiarts.org.tw/chinese/index.html
預期出版期刊論文
Li, P. Y. (2015) Community-oriented Machine Prototyping : Insights through an Open Source Practice. In: C, J.Y. ed. Digital Art Critiques no. 5. Taipei: Digital Art Foundation. Publication date: Dec 2015.